
創業板成“取款機” 48家PE/VC機構半年套現37億元
譽華投資總經理李波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投資者要以平常心來看待VC/PE的減持,有市場就有交易,機構退出是完成其投資屬性的一個環節
從今年年初的718.11點到1124.10點,創業板股指今年走出了56.53%的漲幅。伴隨著創業板指數的走高,創業板公司也變成了股東的“取款機”。而曾經潛伏在創業板公司的PE機構們也加大了退出的步伐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資本的屬性是逐利的,而PE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投資后取得更好的回報,“行情不好,不代表VC/PE不看好創業板的未來,因為創業板的開板至今,已經結束了一個暴利時代,未來哪家機構能夠長久的維系還是要看專業的運作能力。”業人士人如是說。
48家PE套現37億元
根據《證券日報》通過wind數據統計顯示,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,創業板公司股東增持的數量寥寥無幾,而創業板股東減持的大軍卻浩浩蕩蕩。今年上半年共有83家創業板公司發布了股東減持公告,累計減持股份數量為6.78億股,套現金額累計82.82億元。其中,來自PE機構減持的創業板公司有43家,涉及VC/PE機構48家,48家機構累計減持創業板公司股份數量為2.53億股,減持套現金額高達37.2億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減持大軍的名單中,包括深圳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、浙江天堂硅谷和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、廣東瑞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、紅塔創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復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、天津東方富海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、浙江浙商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行大牌公司的身影均有現身。
另外,上述PE投資機構的退出也是有步驟的,有的機構分多次減持股票,其中,華錄百納的股東變動次數為14次,而梅泰諾和勁勝股份的股東各有11次減持,2次以上的占多數。
數據顯示,浙江藍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1次減持梅泰諾股票,累計減持335.76萬股,套現金額約3185.77萬元。而據梅泰諾的招股說明書顯示,當年潛伏在梅泰諾的3家浙江創投公司中,浙江藍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973.2萬股,是其第二大股東。
而華錄百納公告則顯示,上海睿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19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票155萬股,占公司總股本2.58%。其減持前,睿信投資為第三大股東。此次減持后,睿信投資仍持有公司股份295萬股,占總股本的4.92%。
從減持數量來看,今年上半年股東減持創業板的數量明顯高于去年同期。在整個創業板估值提高、股票價格攀升的時候,機構們減持是遇到資金壓力還是正常的退出呢?
譽華投資總經理李波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VC/PE退出的時間一般早就有計劃,其退出與行業好與不好沒有太大關聯度。在李波看來,要以平常心來看待VC/PE的退出,有市場就有交易,機構退出是完成其投資屬性的一個環節。
長飛投資套現5億元
數據顯示,2013年上半年全球共有143家企業上市,與2012年上半年229筆IPO相比下滑37.6%;從融資額度上看,全球總融資額283.61億美元,較2012年同期440.62億美元融資額減少35.6%;企業平均融資規模為1.98億美元。國內企業上市方面,受境內A股市場IPO暫停影響,2013年上半年國內企業上市活躍度大幅降低,國內企業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同比出現大幅下滑,僅有13家國內企業在境外市場上市,融資總額僅為43.94億美元,平均每家企業融資3.38億美元。
也就是說上半年在A股市場零IPO的背景下,VC/PE通過IPO國內退出成為泡影,PE/VC市場也進入深度洗牌期,昔日的全民PE場景已不再。而當年潛伏在創業板公司中的PE“嬌子”們,隨著創業板公司估值的下降,圍繞在他們身上的光環顯得有點暗淡。不過,面對平均市盈率30倍的創業板,他們的退出還是有的賺的。
據wind數據統計,上半年PE機構退出的創業板公司中,聚飛光電遭遇股東減持的數量和金額遠遠高于其他公司。深圳市長飛投資有限公司減持聚飛光電股份2870萬股,套現金額為5.09億元;其次是勁勝股份遭遇廣東銀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減持1665萬股,套現金額為2.78億元;新余德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減持光韻達股份1275萬股,套現金額為2.16億元。
另外,在48家創投機構名單中,減持創業板公司股票套現金額超過億元的有10家,他們分別是深圳市長飛投資有限公司、深圳市中科遠東創業投資有限公司、廣東銀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、新余德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、浙江浙商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、廣州市有達投資有限公司、天輝國際投資企業有限公司、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、上海益都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江蘇高投成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。他們減持套現金額分別為5.09億元、2.39億元、2.78億元、2.16億元、2.01億元、1.79億元、1.72億元、1.41億元、1.21億元、1.13億元;另外,減持套現金額超過千萬元以上的有29家PE機構。
另外,深創投在今年分別減持了信維通信、騰邦國際、洲明科技和當升科技4家公司的股份,合計套現1.38億元。
而對于深圳市長飛投資減持聚飛光電一事,則被業內人士認為,深圳市長飛投資頻頻出現于大宗交易平臺,而且折價率較高,可能是因為長飛投資資金鏈出現了問題,或是不看好上市公司未來。
對此,投中分析師萬格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IPO窗口緊閉,退出渠道不暢,VC/PE步入深度調整期,目前對整個VC/PE市場來講,發展并購基金及拓展并購退出渠道就顯得尤為關鍵。
萬格表示,今年整體市場都不好,機構退出的壓力較大。相比較一些不能上市退出的PE機構,他們的退出雖然便宜了點,但也是一個不做的結果。另外,可能涉及到基金到期,如果不退出,則無法清算,也就沒辦法給LP交代。
同樣,在分析師張琦看來,PE機構減持創業板公司股票的行為與市場沒有直接關系,PE機構進入企業后,他們都有一個投資退出模型,他們一般根據當初設定的模型而退出。
張琦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目前經濟環境不是很好,全民PE的時代已經過去,PE市場開始向理性回歸發展,真正做到價值投資。